Search

台南圓環,林百貨以及度小月

  • Share this:

這集是給觀光客看的唷!但是我到現在還是沒學會如何在圓環開車轉彎,好像應該要等一下,然後切出去之類的......而且去吃包成羊肉找停車位也太難了吧

台南圓環,林百貨以及度小月

每一個城市的圓環背後,都蘊藏著一連串古老的在地生活印記,台南也不例外。1895年日治時期,將台南劃分為東門、西門、南門、北門、西門外等五個區。市中心區被五個圓環所環構,以民生綠園為中心串連每個圓環,增強彼此的聯結。無論是政治交通,或是歷史文化,圓環早已成為重要的台南印象,並在今日依然像人潮車潮一般,充滿生命力。

民生綠園在當時帶動了當地的產業繁榮,如1932年12月創立的林百貨就在附近,為全台第二家百貨公司,在日治時代與台北菊元百貨南北輝映,開啟台南文化產業及休閒娛樂的新場所。

矗立在路口的林百貨是二次大戰前,該地唯一具有電梯現代化設備之百貨大樓,當時電梯樓層顯示器一直到現在都還保留下來,讓人一窺過去的歷史樣貌。當你來到天台,會看見1945年3月1日太平洋戰爭時,盟軍對台南進行史上最猛烈的空襲,在民權路及中正路一帶進行了一連串的大轟炸,林百貨屋頂及部份樓板被炸毀,頂樓這面牆還留有轟炸及掃射的痕跡。

除了戰爭的無情,透過林百貨天台還可看見當時日據時代的信仰。頂樓的神社完成於開幕後半年,該神社稱「末廣社」,為侍奉會社主護神的神社,現更成為台灣店舖建築內碩果僅存的空中神社。台北的「菊元百貨」早已拆除不復見,僅存這棟「林百貨」留下來訴說著歷史的風華。

除了林百貨帶動當地的榮景,周遭也出現許多特色美食,像是頗負盛名的度小月擔仔麵也在這附近。據說,在清領末期的台南市有一位靠渡船、打漁維生的百姓-洪芋頭,因每逢清明到中秋正是多颱風的季節,氣候不佳收入減少,生意更顯清淡,生意人稱之為「小月」。為了度過小月,洪公就利用這段時間,每天挑著擔子沿街叫賣,後來固定在水仙宮廟前擺設麵攤,賣自創的擔仔麵,並在攤前懸掛一盞燈籠,上面寫著「度小月」三個字,以表示設攤賣麵只不過是為了用來度過困難的小月而維持生計的營業而已。後來由於真材實料加上口味特別,漸漸打開知名度,度小月也成為了擔仔麵的招牌。

擔仔麵的靈魂是在肉燥與湯頭,以豬肉製成肉燥和於麵上,配以蝦湯、蒜泥、黑醋等佐料,一碗碗端上桌的麵都代表著一份份的感情。 透過度小月擔仔麵你能夠了解到台南的小吃風貌,一碗看似平淡,卻又蘊含百年風華的擔仔麵,肉燥的香呼應鮮蝦所熬煮的湯頭,強調必須要用真材實料製作,這就是台南人對吃的堅持。

隨著時代的變遷,時間在圓環裡流轉,附近的百貨與小吃也變了樣貌,不變的是他們仍然在當地為台南延續歷史故事,寫下新的一頁。

立法委員 黃偉哲 林百貨 度小月擔仔麵 正宗創始百年老店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我家養了四隻貓,每天踩我咬我到處掉毛,所以如果你想懲罰我,可以收買?
View all posts